
“立正!稍息!向右看——”隨著一聲聲口令響起,一群身穿藍白相間海魂衫的孩子昂首挺胸、動作標準、整齊劃一。7月10日,“活力中國調研行”采訪團走進興國縣紅興谷研學營地實地探訪。營地內,孩子們在教官帶領下進行隊列訓練,一招一式認真投入,不時傳來嘹亮口號,展現出蓬勃朝氣。

7月10日,游客登上退役護衛(wèi)艦“旅順號”參觀游覽。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翰林攝
類似的場景,在紅興谷研學營地不斷上演。如今,這里已成為全國中小學生開展紅色研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,吸引著來自各地的研學團隊和親子游客。
“暑期是紅興谷研學營地的旺季,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走進革命老區(qū)、參觀紅色圣地、聆聽紅色故事,感受紅色文化氛圍!奔t興谷研學營地負責人龔春斌介紹,興國縣地處贛南革命老區(qū),是著名的“將軍縣”。紅興谷研學營地依托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,將紅色教育融入課程實踐,推動國防教育與紅色文旅深度融合,努力打造寓教于游、寓學于行的紅色教育基地。
在研學營地的中心位置,一艘退役的導彈護衛(wèi)艦格外引人注目。艦身編號“544”,艦體高大雄偉,甲板下方醒目地寫著七個大字——“中華反潛第一艦”。這艘“旅順號”導彈護衛(wèi)艦,曾在人民海軍多個關鍵任務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,見證了中國海軍從初期建設到逐步邁向現代化的輝煌歷程。
“這艘艦以前真的在大海上執(zhí)行任務嗎?”“是的,它曾經是守護祖國海疆的一員!”聽著講解員的介紹,孩子們圍在軍艦周圍,駐足發(fā)問,臉上寫滿了敬仰和向往。
“長大以后有什么夢想?”面對記者提問,小學生李一誠眼神堅定地說:“我想當解放軍保衛(wèi)祖國!”
“不只是雄偉的軍艦讓孩子們心潮澎湃,整個營地通過多樣化的展示形式,讓紅色文化‘看得見、聽得懂、記得住’。”龔春斌介紹,近年來,營地緊扣國防教育與紅色文旅融合趨勢,深入挖掘興國本地紅色資源,開發(fā)涵蓋紅色教育、國防教育等六大主題的課程,打造以“將星少年”夏令營為代表的品牌項目。課程內容緊貼時代脈搏,突出沉浸式體驗和實景教學,推動紅色資源轉化為可感、可學、可傳播的教育產品,成為紅色文化活化利用與研學旅行融合發(fā)展的典型案例。
紅興廣場內,紅色文化與軍事教育有機融合,一場場實踐教學生動鮮活、令人耳目一新;在紅色傳承區(qū),紅軍長征路的微縮場景栩栩如生,孩子們沿著“長征足跡”緩步前行,沉浸式感受那段崢嶸歲月;步入軍工智慧館,實物陳列、VR體驗、多媒體互動等百余展項相得益彰,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國防科技之旅……
截至目前,紅興谷研學營地累計接待中小學生研學超過35萬人次,開展紅培活動1200余批次,旅游散客接待量超過180萬人次。隨著研學活動的不斷深入,紅興谷正逐步發(fā)展成為弘揚紅色文化、傳播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。
近年來,興國縣高度重視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(fā),聚焦高標準研學營地建設,全面融入紅色文化育人實踐。依托將軍園、長岡鄉(xiāng)調查紀念館等紅色基地,積極開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研學活動。為推動紅色教育深入發(fā)展,該縣邀請專家學者定制符合地方特色的紅色培訓課程,開發(fā)了五條精品紅色路線及50余門特色課程。至今,已有20余家單位和企業(yè)在興國設立現場教學點。2025年上半年,共有13.5萬名學員參與紅培研學,紅色教育的影響力日益增強,紅色資源進一步得到保護與活化利用。
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政昊
- 1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”、“大江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- 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!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:0791-868490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