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| 中國江西網 | 論壇 | 博客 | 社區(qū) |   新聞:0791-86849275 廣告:86847125 手機報:86849913

讓孩子們吃得更好更放心

——贛州多措并舉開展“校園餐”專項整治


 大江網   2025-03-15 09:24:44 來源:江西日報 編輯:林毅龍 作者:繆春風 朱文偉 楊文斌
[瀏覽字號: ]

      繆春風 朱文偉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文斌

      贛州市將“校園餐”專項整治作為重大民生工程,通過深化整改整治、守牢安全底線、全面提質降價等舉措,著力推動“校園餐”安全健康、質優(yōu)價廉,全力守護好校園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      聚焦突出問題,深化整改整治

      2024年以來,贛州市通過多輪次學校自查、縣級排查、市級暗訪抽查,對集中供餐學校實行全覆蓋檢查。檢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南康區(qū)唐江紅旗學校因沒有營養(yǎng)食堂,只能采取課間餐(牛奶+)模式供餐,家長非常期盼能讓孩子在學校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。2024年9月,在相關部門監(jiān)督推動下,該校建成了可解決4400余名學生就餐的食堂,解決了學生就餐問題。

      為切實解決“校園餐”存在的問題,贛州市全面組織學校與食堂承包商、勞務外包企業(yè)、集中配送餐企業(yè)、校園超市承包商等簽訂補充合同,將涉及安全、質量、價格、管理責任等重點內容納入合同反制條款,進一步健全評價和退出機制。上猶縣通過常態(tài)化深入企業(yè)和學校考核評估,形成從食材采購、儲存、加工到留樣,從日常安全衛(wèi)生管理到應急處置,從資金核算結算到監(jiān)管審計的閉環(huán)體系。

      緊盯責任落實,守牢安全底線

      針對“校園餐”監(jiān)管面廣、量大、線長、環(huán)節(jié)多等情況,贛州市教育、公安、財政、衛(wèi)健、市監(jiān)等部門制定印發(fā)《贛州市加強中小學“校園餐”及膳食經費管理的若干措施》,對供餐模式、供餐質量、伙食費管理等進行規(guī)范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專項整治以來,贛州市縣兩級健全完善制度163項。

      此外,贛州市建立教育部門牽頭,發(fā)改、公安、財政、農業(yè)農村、衛(wèi)健、審計、市監(jiān)等部門參與的“校園餐”管理工作協(xié)調機制,對大宗供應企業(yè)、校外配送餐企業(yè)食材進行統(tǒng)一檢測和食品安全監(jiān)管。

      為加強外部監(jiān)督,該市成立校園膳食監(jiān)督家長委員會并開展工作,邀請學生家長、人大代表、政協(xié)委員共同參與校園供貨商招投標、驗菜、陪餐、財務稽核,進一步守牢“校園餐”食品安全底線。

      堅持公益屬性,全面提質降價

      自去年12月起,為滿足學生的口味喜好和飲食需求,贛州經開區(qū)根據(jù)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營養(yǎng)需求及飲食習慣特點,實行AB兩種口味,提供校外配送餐,每周食物種類超過25種。

      為保證“校園餐”公益、便利和非營利屬性,贛州市督促參與“校園餐”的相關企業(yè)建立完整的會計賬簿和報表,在簽訂協(xié)議時約定合理合法收益。龍南市探索國有平臺公司參與學校食堂運營,由龍南市旅發(fā)集團承擔食堂的日常運營與管理職責,全面建立標準化食堂管理制度,有效降低廉潔風險,食品安全更有保障,運營成本顯著下降。

      為解決校外配送餐配送時間過長、飯菜質量不高等問題,贛州市出臺《優(yōu)化校外配送餐工作方案》,目前中心城區(qū)校外配送餐時間壓縮至2小時以內。

      同時,贛州市通過公開招標、集中采購等方式降低食材成本,優(yōu)化配送流程減少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著力推動“校園餐”提質降價。去年秋季學期,全市中小學食堂飯菜和校外配送餐平均價格降幅達10%,師生及家長對“校園餐”的滿意度不斷提升。

     



    新聞:0791-86849275  廣告:86847125  手機報:86847093   
     相 關 新 聞
      中國江西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1. 1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”、“大江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  2. 2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  3. 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      4. 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!(lián)系方式:中國江西網 電話:0791-86849032
      版權所有©中國江西新聞網    新聞:0791-86849275    廣告:0791-86847125    手機報:0791-86847093    
      贛ICP備案:贛B2-20050349號   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贛B2--20120039    新出網證(贛)字06號
      網絡視聽許可:1407206號   文網文 [2009] 144號    贛演經字編號048
      主管: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  中共江西省委外宣辦  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  主辦:江西日報社